中国河南的唐恭陵

在中國河南省洛陽的緱氏鎮有一座從未被盜過的唐朝帝王陵,他巧妙的利用“流沙機關”來進行防盜,使其1400年都保存完好。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墓主人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長子李弘,整座墓園坐北朝南,長440米,寬440米,面積達到2萬平方,相當於3個世界盃足球場,說是帝王陵,但李弘卻沒有當過一天皇帝,他出生於西元652年,結果24歲就英年早逝,由於深受他老子的喜愛,唐高宗破格追諡他為”孝敬皇帝”,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以帝陵規格安葬於東都洛陽,開創了太子死後追諡為皇帝的先例,墓塚呈覆鬥形,模仿了漢代帝陵的規制,皇帝與皇后同塋異坹,陵園四周原有神牆維護,神牆四角有角樓,中部有神門,四個方向,代表青龍,白虎,朱雀,玄武,氣勢磅礴。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這裏是李弘墓的神道,擺放著一對石獅,一對天馬,三對石人,一對望柱,光神道就長300米,寬50米,如此顯眼的一座唐朝帝王陵,它沒有被盜,保存完好,歸功於它巧妙的流沙設計,

Oplus_131072

當然這裏說的是李弘墓沒有被盜成功過,他旁邊的皇后墓在1998年被盜過,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,一夥兒盜墓賊在過年期間盜李弘墓,結果難度太大,技術不好,沒有到成功,然後轉移目標,對旁邊的皇后墓動手,利用炸藥將皇后陵寢的墓道炸開,實施盜墓,這就是震驚中外的2.15唐恭陵被盜大案,因為太過於明目張膽,這夥兒盜墓賊很快就被抓住,直接在這裏的唐恭陵”就地正法”,李弘墓有一點非常的奇怪,他的神道和木種竟然不在一條直線上,這個可能是武則天故意為之,神到的最前面是一對石獅,後面就是三對石人,石人頭戴平金澤冠,

Oplus_131072

Oplus_131072

身穿長袍,外罩兩當甲,手持寶劍,腳穿雲頭高靴,巍然不動,立於一個仰覆的蓮花寶座之上,

而且在唐代所有的帝陵中,只有唐恭陵,這裏能看到這個蓮花座,
塑造的是一個武將形象非常的威武霸氣,從裝束來看,應該是中郎將這一尊是一匹馬,有翅膀是天馬,而且根據唐宮陵實測紀要,唐朝帝王陵設有天馬,

Oplus_131072

是從唐恭陵開始的,石望柱,由蓮花頂柱身基座三部分組成,八棱形石柱上托蓮花與花蕾,

滄海桑田,不外如是,欣賞一下唐恭陵的美,欢迎到中国的河南洛陽的溝市鎮走走……

唐恭陵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緱氏鎮東北2.5公里的滹沱嶺上,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,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的陵墓。以下是對唐恭陵的相關介紹:

1.歷史背景:永徽六年(西元655年),武則天從宸妃進升為皇后,次年李弘被立為太子,曾一度監國,原太子李忠被改封為梁王。

2.地理位置:唐恭陵位於偃師市緱氏鎮東北的滹沱嶺上,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、武則天長子李弘的陵墓。

Oplus_131072

3.文物價值:恭陵神道兩側石刻作工細膩,雕造精美,形象生動,時代可能早於乾陵,是河南僅存的一組盛唐陵墓石刻。

4.規模佈局:走進占地500畝的陵區,沿著寬50米的神道前行,可以看到1對高高的望柱,1對威風的天馬,3對嚴立的翁仲及石獅等。

總的來說,唐恭陵是唐代皇室的重要陵墓之一,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。它不僅是瞭解唐代皇室喪葬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,也是研究唐代雕刻藝術和宗教文化的珍貴遺址。

Oplus_131072

Skills

Posted on

September 15,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