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債務已突破35萬億,為何還再硬挺不降息!
2024年就是全世界一個重要的轉捩點,誰能成功熬過這一輪,對於我們中國的國運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。
現在世界競爭格局已經從貿易戰、科技站、生物站轉移到了金融站的領域。那麼東西方兩個超級大國的國情啊,就是高血壓大戰低血糖。美國呢頂著35萬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和全球去美元化的風險,在加息硬挺。而中國也是扛著消費的低迷,股市調整的風險咬牙較勁。
雙方互不相讓,一旦分出了輸贏啊,勝方就能收割掉敗方幾十年積累的財富。那有人就講了,說美國如何才能吃掉中國的財富呢?到底怎麼才能實現呢?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消息,截止到當地時間29號,美國的債務規模正式突破了35萬億美元的大關,儘管債務不完全等於美國印的錢,但從某種程。債務的規模就是美國貨幣濫發的一種反應。在奧巴馬時代的時候,美國的債務水準才10萬億的水準,可到了2017年,這個數字就變成了20萬億。現在僅僅過去了七年的時間,美國的債務就直接飆升到了35萬億。如此誇張的上漲幅度啊,說明這些年啊美國印鈔的速度是相當驚人的。而上過初中的人就清楚一個基本的原理,那就是貨幣的發行要與社會商品的總量相對應。如果商品總量不變,而貨幣超發,那必然會出現極其嚴重的通貨膨脹,他印了那麼多的錢,如果不加干涉,那必然會導致美元瘋狂的一個貶值。美國物價瘋漲,最後直接崩掉美國的金融體系,讓全世界來見證歷史。所以呢在2022年的時候,當美國的通脹啊達到了近40年來最高水準的時候,
美國人立馬開啟了加息的週期,讓全世界的美元回流到美國。這實際上啊就是在控制全球美元的流動,來減少市面上美元的貨幣,從而達到短時間內平抑物價的作用。但是啊這種回流的措施只是暫時的。因為全世界的美元總量是沒有減少的。如果想要從根上來解決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的問題,那就必須給多印的美元找到新的錨定物,假設以億美元能買一個甜甜圈,那麼現在美元的數量翻了三倍,那意味著需要3美元才能買到一個甜甜圈。那如何才能避免這個問題呢?答案。
就是找到生產甜甜圈的工廠。當然了,要開足馬力生產三倍數量的甜甜圈。這樣美元和甜甜圈的數量就又達到了平衡,從而一美元還能買到一個甜甜圈,那麼美國人就是想這樣來解決問題。但現在他們面臨的難題就是那生產甜圈圈的工廠並不配合他們。而中國就是那個生產甜甜圈的工廠。
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工業國,中國的生產能力獨步全球,按照西方人的估算,如果中國放開產能全力生產,那整個西方綁在一起都不是中國的對手。所以理論上只要中國能配合美國,那美國人所擔心的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的問題,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。但是呢這個方法落實起來至少有三大難題。第一大難題呢,中國憑什麼會聽美國人的話呢?那麼第二大難題,如果讓中國生產大量的商品來暢銷全世界,那最大的利潤必然被中國所獲得。而且不僅如此,一旦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進入到美國市場,那還會直接摧毀美國對應的產業,
比如說像新能源汽車,美國為什麼要對中國加關稅呢?那是因為同樣性能的汽車,美國廠家生產出來要賣到50萬,而中國只賣30萬公平競爭,他們根本玩,不過中國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美國汽車產業的大崩盤。
所以啊他們只能用關稅來限制中國,這就讓美國人左右為難了。
他既不想讓中國搶佔他們的市場,又不想讓中國賺更多的錢。但是呢他們還想讓中國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商品。那第三個難題呢,就算中國願意配合他們瘋狂地生產各類商品,可美國人民的購買力卻是有限的,並不是你生產了,就一定能賣得出去。那如何才能保證商品正常送到大家的手裏呢?那這三個難題不解決呀,美國人的計畫就會徹底的泡湯。
所以這一輪金融戰美國的核心目標其實就在這裏,他們的戰略很清晰,那就是用金融手段來拉爆中國的經濟。然後呢他們趁低抄底,其中的原理呢也是標準的美元朝期收割的方式。首先先降息放水,讓大量的美元來中國投資,由於利息低壓,所以這個週期中國很多的企業都願意找美國借錢。比如說各大房企由於湧入了大量的美元貨幣,所以呢就會引發中國國內資產價格大幅度的一個上漲,從而出現資產的泡沫。當泡沫形成,美國呢就趕緊加息讓美元回流。這樣一方面,中國市場由於缺錢而經濟陷入了低迷,而中國找美國借錢的企業呢又會因為利息的暴漲。
而資金鏈斷裂,從而出現了集體暴雷的風險。通過這些操作,美國最終達到拉爆中國經濟的目的。那最後呢,當中國的經濟被引爆了,那資產的價格就會大幅下跌,而美國人就會趁機下場來抄底,用極低的價格來收割中國的財富。那如果美國人真的實現了這個戰略目標,那上面中國提到的三個難題就能迎刃而解了。比如說中國不聽話怎麼辦呢?
金融戰戰敗,那麼話語權就不在中國手裏,就算中國不想答應。
那也必須得答應。然後再看第二個難題,美國人呢既想要中國生產更多的商品,又不想讓中國賺更多的錢,也不想讓中國搶佔他們的市場,那怎麼辦呢?答案是先自費武功,把那些和美國有競爭衝突的產業呢全部剝離。比如說像汽車呀、大飛機呀、半導體這些行業全部不讓中國人做,只讓我們生產衣服、鞋子、襪子這些低端的商品,那麼這樣就不會威脅美國的市場了。
然後呢,由於金融戰的失敗,我們大量的資產就會被美國低價來收購了。比如像華為啊。
比亞迪等等。甚至如果金融開放,那可能中石油、中石化、國家電網,這些國企都會被美國低價的收購,就像韓國的三星一樣,表面看,三星是韓國人的企業,但從股權的構成來看呢,三星的普通股外國的投資者占比高達56%。其中大部分是美國的資本,主要就是美國華爾街眾多金融的財團。
也就是說,三星每賺100塊錢,可能就有一大半要落入美國人的口袋。這樣的企業就算賣再多的商品,美國人也會願意,畢竟本質上還是給他們來賺錢。所以美國人一直都在阻止我們產業的升級,也一直要求我們全面開放金融市場,其核心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最後一個難題,就算商品生產再多,美國的老百姓還是買不起,怎麼辦呢?答案。
就是壓縮我們的利潤空間,用我們的利潤去補貼。美國的老百姓。
比如說以前生產一件襯衣,我們賺1塊錢,現在壓縮到五毛錢,這樣美國人就能買到更多的商品,然後再配合美國的核動力印鈔機,拼命的發錢,讓美國人始終買的起各種商品,這樣美國人就物資極其豐富,而咱們中國就像牛馬一樣拼命的工作也賺不到幾毛錢,看到這裡,你就是清楚為什麼美國人現在打死都不降息,哪怕債務規模已經突破了35萬億,因為美國沒有拉爆中國的經濟,這樣美國就不具備下場抄底的能力,也沒有和中國討價還價的資格,美國卡在了這裡騎虎難下,如果繼續加息,那美國可能會爆發債務危機,直接崩掉美元的信用,如果直接降息,那就意味著金融戰戰敗,大量的美元回歸市場,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引發美元匯率的大跳水,無論哪個結局,美國人都承受不住,所以現在就只能即不加息也不降息,就這樣讓局面陷入僵局,但明眼人其實都清楚中國距離崩潰還有很遠啊!這一輪的博弈美國的戰略目標一個都沒有實現,想要想要吃掉中國來養肥美國自己,美國人的春秋大夢終究還是有清醒的那一天。